《金融时报》记者从央行获悉数据,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均在低位运行。
“利率是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相对充裕,资金需求方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更加容易、成本更加优惠。经过2018年以来多次降息,贷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年以来又进一步有所下行。”业内专家如是评价。
从价格来看,当前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央行已多次表态,通过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能够进一步拓宽降息空间。在前期一系列利率工作成效的支撑下,上半年央行在调降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同时,又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至1.4%的低位,体现了货币政策稳经济的决心。
“当前,社会融资成本整体在‘往下走’。”业内专家总结,当前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框架进一步完善,通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利率传导机制更加畅通,有助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市场主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多家中小制造业企业向记者反映,过去贷款利率最高达到6.5%左右,现在只有过去的一半,这对企业盈亏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融资成本下降对提振预期、扩大需求也有积极作用。一家东部省份科技企业表示这些年一直想更新设备提升产能,但因资金成本压力未有行动,银行对其给予20BP的利率优惠之后,该企业立即申请贷款用于启动新生产线,支持更好开拓市场。
实体企业的“感受”正是有力证明。根据近期世界银行发布调查报告,我国金融服务效率在全球50个经济体中已达到最优水平,仅有7.7%的调查企业认为贷款利率高或贷款程序复杂,比例接近表现最好的新西兰(该国有5.5%的调查企业认为存在上述情况)。
有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贷款利率已经在低位运行了很长时间,说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是充裕的,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比较高。加上禁止违规手工补息、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让利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既稳住了银行负债成本,也为银行向企业让利提供了更多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地区在推行“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企业融资成本更加透明,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以前贷款就像开盲盒,签完合同才发现还有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各种‘隐藏款’”。一家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变了,贷款的每一项成本都列得清清楚楚,我们在贷款前即可全面了解所有成本项目,真正实现‘看得见、算得清、可比较’,融资成本成为了一笔明白账”。
按天配资-杠杆配资网-正规股票平台排行-个人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