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数字产业、数实融合、数据交易、数字治理、数字基建、数据安全的概念与区别
7月2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向大家介绍国家数据局贯彻三中全会的具体举措,以及推动国家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时谈到,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定于8月28—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数博会将突出展览呈现的多样性,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贯穿展览全流程全环节,设立数字产业、数实融合、数据交易、数字治理、数字基建、数据安全等6大主题展览板块,邀请境内外数据、工业、农业、金融等行业和机构参展,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数据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和前沿趋势,让社会各界通过数博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数字产业
概念:
数字产业是指以信息为加工对象,以数字技术为加工手段,以意识(广义的意识概念)产品为成果,介入全社会各领域为市场的公共产业。它涵盖知识信息产业、通讯产业、网络产业等多个领域,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
特点:
高度信息化:数字产业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生产和服务过程高度信息化,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
网络化:数字产业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数字产业能够提供更智能的产品和服务。
创新性:数字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
二、数实融合
概念:
数实融合是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点:
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在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产业升级:数实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协同创新:数实融合促进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
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数实融合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据交易
概念:
数据交易是指不同主体之间以有偿或无偿的形式,将自己掌握或控制的数据进行价值交换的行为。它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进行流通和配置的重要方式。
特点:
隐蔽性与无形性:数据交易的对象是无形的,交易过程往往具有隐蔽性。
灵活性:数据交易的主体、客体以及交易时间相较于其他有体物的交易十分灵活自由。
即时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交易可以实现即时完成。
非排他性:数据可以被多主体同时占有和支配,但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四、数字治理
概念:
数字治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涵盖数字政府、数字法治、数字社会等多个领域。它强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治理效能和水平,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特点:
数据驱动:数字治理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高效透明:数字化手段使治理过程更加高效透明,便于公众监督和参与。
多方协同:数字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参与。
法治保障:数字治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
五、数字基建
概念:
数字基建是指为数字经济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的系统和平台,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特点:
超前性:数字基建面向未来,注重创新驱动和技术突破。
战略性:数字基建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平台与战略资源。
融合性:数字基建涉及多个领域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基础设施体系。
底层性:数字基建是各类行业应用的根基,对下游应用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六、数据安全
概念:
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等威胁的状态和过程。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安全保障。
特点:
保密性: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未授权者获取。
完整性: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破坏。
可用性:确保授权用户能够正常使用数据,不因安全保护而受到影响。
动态性:数据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威胁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按天配资-杠杆配资网-正规股票平台排行-个人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